导读: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仍在持续增长。
来 源丨新华社、人民日报、南方都市报、@世界卫生组织
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5日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最新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全球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首次超过10万例,累计确诊病例数已超过120万例。
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全球4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1500例。截至美国东部时间5日2时44分(北京时间5日14时44分),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达1203923例,累计死亡64795例,累计治愈247273例。
这些数据来自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病毒研究项目实时汇总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数据。
全球疫情数据为何猛增?
据新华社报道,有如下几个原因:
认知不够
按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·瑞安的说法,今天的疫情其实是至少两周前感染情况的集中体现。虽然目前各国都已出台空前严格的抗疫措施,但要看到显著效果仍需时日。
换句话说,两周甚至更早之前,不少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疫情威胁认知不够,未能采取足够有效的防控措施。
以最新的疫情“震中”美国为例。美国《科学》杂志1日一篇文章用“支离破碎、混乱不堪”来形容美国的疫情应对工作。文章指出,美国“缺乏强有力的全国性协调”,“政治领导人发出的保守信息”给抗疫带来困扰。事实上,直到3月11日晚间,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国电视讲话中仍在向国民传达疫情并不严重、感染风险“非常、非常低”的信号。
4月3日,行人走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街头。
新华社发(郭克摄)
美国领导层对疫情尚且“轻描淡写”,普通公众对疫情的认知自然大打折扣。《纽约时报》1日报道,两周前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约70名学生还在春假期间举行派对,如今44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,更多学生正接受检测。
不只是美国,其他一些国家民众对疫情的严重性也同样缺乏足够认知。英国广播公司在3月12日的报道中提到,“当意大利北部地区开始设定隔离区时……很多30岁以下的年轻人继续像平常一样外出活动,包括周日去海滨晒太阳吃海鲜”。
检测不足
随着各国检测范围扩大和检测效率提高,全球病例数猛增,这也正说明此前检测的严重不足是造成疫情恶化的重要原因。
2月中旬,美国每百万人中只有约2.4人接受检测。相比之下,与美国几乎同时期确诊首例病例的韩国,当时每百万人中有154.7人接受检测。此后至3月初,随着美国扩大检测范围,确诊人数迅速增加。但截至3月28日,美国每百万人中仍只有2250次检测,是韩国近三周前检测人数的2/3。目前美国已为大约100万人做了新冠病毒检测,每天检测量达到10万份样本。
在疫情严重的欧洲,缺乏检测试剂盒和快速检测的新方法仍是各国面临的难题。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3月20日报道,新冠病毒RNA提取试剂盒的供应链已达到极限。
相比较而言,德国似乎是目前欧洲疫情防控最得力的国家。据英国《卫报》2日报道,疫情在德国造成的病亡率约为0.5%,世界范围内约为4.7%,是因为德国很早就开始检测且检测范围大。
资源紧张&管理欠缺
上海市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认为,病亡率主要取决于疾病管理以及医疗资源管理。当数万人同时患病,最大的问题是医疗机构床位被占满,导致重症患者难以入院从而造成高病亡率。
在疫情严重的意大利和西班牙,医疗资源不足,加之两国人口老龄化等问题,是病亡率高的根本原因。据《纽约时报》报道,意大利是欧洲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,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比达23%,该国许多死亡病例都是八九十岁的老年人,他们感染病毒后更易诱发致命并发症。西班牙同样老年人口众多,且养老院缺乏足够的医疗资源。
4月2日,在意大利首都罗马,人们戴着口罩在市场购买蔬果。新华社发(埃丽萨·林格利亚摄)
而德国病亡率低正是得益于充沛的医疗资源和高效管理,以及及早采取措施等因素。
严防松懈
瑞安30日表示,意大利和西班牙疫情近日出现趋稳迹象,说明此前采取的社交疏远、“封城”等严格防控措施有效,但要使新增病例数上升曲线调头往下,仍需持续加大应对力度。
瑞安说,通过社交疏远措施,确诊病例的接触者数量明显减少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与两周前相比,处于感染风险的人数已大量减少。再加上持续对社区病例的检测和隔离,人们其实已能够抢在病毒进一步扩散前采取措施。
对于疫情在全球或某一国范围内何时能到达拐点,瑞安此前已多次表示无法预测。他强调,光靠“封城”远远不够,还必须持续推进公共卫生措施来“压制”病毒,因为病毒不会自动退却。
钟南山最新提醒:要继续这么做!
今天(5日)下午1时许,@世界卫生组织 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并置顶,微博中,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大家:想要更快复工复学,就要继续保持距离。
视频据@世界卫生组织
在视频中,钟南山表示,经过3个月的努力,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获得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控制,中国从高危险区域进入到低危险阶段。
“当然了,低危险不等于没有危险,这一条是大家特别有必要注意一下的,在有些国家现在疫情还比较严重,我们要格外的注意一个情况,外来输入进一步在我国产生更多的感染的问题。”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地进行全方位检查,确诊以后要很好地隔离,另外也要注意自己的防护,自己的保护。
钟南山表示:“主要就是核心的一句话,意思就是说保持距离”。
居家或者工作的环境保持距离,不要参加民众的集会,不要聚餐,不要去公众比较多的地方,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预防措施。因为现在病毒的感染主要还是通过飞沫的感染,当然还有密切接触的感染。“只要我们避免了这两条,我们就能保持这个疾病不会传染给更多的人,不出现第二波甚至第三波。”
做到群防群控的“四早”(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隔离和早治疗),我们国家就能保持胜利的果实,能使中国更快地复工复学。能够在正常的环境下,继续走下去,我们的抗疫一定会取得成功。
世界卫生组织提醒,社交场合要保持距离,互相问候时,避免包括握手在内的身体接触,互相问候或聊天时,互相之间保持一米距离
钟南山:欧美一些国家不是真正的封城
此外,钟南山在4月3日还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(CGTN)的英语节目专访,他表示,欧美一些国家采取的“封城”措施并不奏效,因为它们并没有严格执行封城的具体措施,并非真正的封城。
钟南山表示,封锁应该更深入、更严格,强调“社交距离”对阻止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性。钟南山补充说:“没有人能阻止、切断这种疾病的传播或感染。但我们大家可以尽最大努力抑制这种疾病的传播。所以,这就是中国的成功所在。”
此前,钟南山曾详细解读“封城”:封城不是在城内撒欢儿,要严格遵守“社交距离”。封城不是目的,不是为了切断地区之间的联系。
他表示,封城也不是关上城门后,一切万事大吉,在城里莺歌燕舞,而是要以社区为中心,一丝不苟地做到:不聚会、不聚餐、不聚集。
“中国这么做,能出效果,原则上其他几个国家也能做到。”钟南山说。
钟南山:如果各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,疫情4月底应该下来
钟南山院士此前表示,相信随着各个国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的话,是能够控制下来的,估计应该是4月底左右,疫情应该下来了。但他也担心,疫情可能在一些国家扩散很快。过多的病人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负担,没有床位、没有医疗设施、没有专业技术人员,这会造成恶性循环。如果一些国家控制不了疫情,会给全世界带来灾难,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。
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近期则表示,金秋十月可能是疫情低谷,后面可能还有高峰。
本期编辑 南瓜
我在看,你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