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《新英格兰杂志》在线宣布了一篇克力芝医治COVID-19的文章,文章定论显现克力芝并未在COVID-19患者医治中看到显着作用,再一次必定了截止现在,SARS-CoV-2感染者医治尚无有用的抗病毒医治办法。2020年3月20日,一篇以李太生教授和曹玮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的文章于Emerging Microbes & Infections(EMI,影响因子6.212)在线宣布,标题为“Hypothesis for potential pathogenesis of SARS-CoV-2 infection——a review of immun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viral pneumonia”。该文章初次讨论关于新冠潜在发病机制,并提出IVIG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医治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重要医治战略之一。
COVID-19的世界疫情局势非常严峻。到2020年3月20日,海外疫情累积感染193056人,累积病死患者8067人,病死率到达4.18%。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医治是操控或下降病死率的要害。即使是在我国,怎么办理现在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,进一步下降逝世率,仍然是重中之重。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教授团队早在1月下旬起,即对发病机制、病程展开及医治计划展开研讨。
依据已宣布的文献和COVID-19患者的临床调查,作者对人感染SARS-CoV-2的发病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假定。病毒开端经过黏膜,尤其是鼻黏膜和咽喉黏膜,然后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。前期最常见的感染症状是发热和咳嗽。随后,病毒或许由肺部进入外周血,引起病毒血症。然后病毒会进犯表达ACE2的靶器官,如肺、心脏、肾脏、胃肠道等。在粪便样本中检测到的SARS-CoV-2更有或许是因为病毒从肺部进入血液,然后从血液传播到肠道,这支撑了作者提出的假定。COVID-19患者从症状呈现到ARDS的中位时刻约为8天。作者估测,病毒以这种方法开端第2次进犯,导致患者的病况在发病后约7-14天加剧。在感染进程中,疾病前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,患者可呈现淋巴细胞削减,作者以为B淋巴细胞削减或许影响患者抗体的发作。在COVID-19重症患者中,淋巴细胞显着削减,作者以为COVID-19患者的淋巴细胞是跟着病况展开而逐步削减的,但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淋巴细胞显着削减的机制尚不清楚。此外,与以IL-6为主的疾病相关的炎症因子显着升高,也是发病后7-14天病况加剧的另一体现。与存活者比较,逝世患者的中性粒细胞、D-二聚体、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更高。
作者将以上疾病进程总结为三期:病毒血症期,肺炎期(急性期),恢复期。假如患者年纪较小,无其他兼并根底疾病,则可以终究靠本身免疫能力的辅佐进入恢复期。假如患者年纪较大,兼并根底疾病较多,则更有或许呈现淋巴细胞显着下降,炎症因子显着升高,凝血相关目标反常而进入重症期。根据进步患者免疫功用以及下降炎症因子风暴的考虑,作者以为IVIG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医治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医治的要害环节。之所以提出低分子肝素抗凝医治,是因为李太生教授及其搭档在临床中调查到COVID-19重症患者可发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(DIC)。IVIG的引荐剂量为0.3-0.5g kg/d,静脉输注,阶段5天左右。低分子肝素的引荐剂量为100U Kg/q12h,皮下注射,阶段3-5天。发动IVIG和低分子肝素抗凝医治的机遇也很重要,作者在文章中指出,在疾病展开至肺炎期(急性期)期间,若呈现淋巴细胞显着削减,炎症因子广泛升高,凝血目标呈现反常,尤其是D-二聚体呈现4倍升高的时分,就应该发动IVIG和抗凝医治。
在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中,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队地点的ICU病房是呼吸机插管患者拔管成功率最高的病房。更多的IVIG和抗凝医治的作用现在也在进一步总结中。别的,免疫系统改动一直是感染性疾病发作展开进程中的重要人物,为更好地了解、医治、改进疾病预后等,应该展开更多的COVID-19免疫研讨。
作者:林铃,陆莲凤,曹玮,李太生
单位:感染内科,北京协和医院,北京协和医学院,我国医学科学院
通讯作者:曹玮,李太生
文章来历:Emerging Microbes & Infections; 20 Mar 2020 online
文字/林铃 李太生
图片/作者供给
监制/张抒扬 主编/陈明雁
修改/李苑菁